黄海文学

 找回密码
 注册加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小说 散文 诗歌
开启左侧

父亲的大学情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4-26 08:41: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父亲的大学情结
      
父亲属鸡,一九三三年生人。上过旧时的高小,算是有点文化。也正是因为那点文化,他才祟尚知识,对知识改变命运顶礼膜拜。他毕生的精力和追求,已经超出柴米油盐等日常生活,不是在物质上为奋斗而奋斗,他的行为已经超出普通老百姓的思维。     
   我亲奶奶是后庄人,姓曹,离世时我父亲年小,尚不记事。后来爷爷续弦,再来的奶奶姓蒋,坝头人,对后辈视同已出,以致于我根本不知道还有亲奶奶的存在。因了后奶奶的缘由,随着时间推移,家里自然和坝头这面走得近些。而后来后庄的表叔考上学校,正赶上国家困难时候,食不裹腹。在一个普通家庭,特别是那个年代,没有什么比吃饭和生存重要,表叔家里无法承受支付学费和失去一个劳力的双重压力,在面临缀学风险时,一封求助书信找到了父亲,父亲没有找客观,论远近,从微薄的工资里每月挤出十元资助表叔,遇到过年过节月份,有时会达到十五元。这一供就一直到了毕业。那个时候,父亲的工资是每月二十六元。当时父亲自己家里就有五张嘴等着吃饭,为了减少支出,父亲常年穿工作服,不敢沾一点荤腥,节衣缩食。后来为了增加收入,父亲主动调入矿建运搬,从事矿山工作的人都知道,井下工作风险极高,号称二块石头夹一块肉。那个时候父亲的工资涨到了三十多元。因为这件事,父亲承受了来自家里的巨大压力。可父亲愣是供到表叔毕业,终于让他后来成为受人敬重的高级工程师。     
那个时候,我还没出生。   
我哥聪明伶俐,在学习方面有天赋,初中毕业后直接在家参加生产队劳动,有一年什么地方开河,家家要出一劳动力,因了爷爷年事已高,父亲在外工作,母亲体弱,可怜还没有箥箕绳高的哥哥就跟着施工队伍到了工地,每天在泥泞的河底往上面挑河泥。那时哥哥是家里的顶梁柱,也是我心中的英雄。我清楚记得,当时家里的鸡蛋,偶尔的洋荤,一定是放在哥哥面前的,哥哥吃剩下,我和妹妹才能吃上这些奢侈品。而哥哥也总会背着奶奶给我们偷着夹好吃的。后来赶上国家教育体制改革,恢复高考,父亲立马来了精神,把哥哥从江苏接到他工作的山西复读参加高考,哥哥的成绩在山西已经达到中专线,是当时学校不多的几个达线生。但因为当时哥哥户口不在山西,没有被录取。后面因这件事导致父子两人产生了分岐,甚至矛盾。因为父亲看到了哥哥通过自己努力改变命运的希望,不顾家里经济崩溃,始终坚持让哥哥复读一年再上考场,而哥哥更多考虑的是家里年迈的爷爷奶奶母亲以及我和妹妹无力承担家里的责任,没听父亲的,在山西呆了二年后,坚持回了江苏,断了父亲的念想。     
那一年,我十三岁。     
我高二的时候,教育体制二次改革,小学五年改为六年,高中二年改为三年。芳桥中学出来后,家里正需要劳力,我做了几个月的生产,父亲又一次做了重要决定,让我到山西读高三,也就是复读。我清楚记得,母亲临行前为我赶制了一身土色卡其布中山装,为我煮了十多个鸡蛋,油炸了麻叶子。哥哥给我送到无锡火车站上的火车,在阳泉曲火车站下车,我父亲来接我,当时父亲穿着破旧的工作服,背着一个白色的工具包。等火车站所有的人都走完了,父亲才认出他的儿子来,我也才认出我的父亲来。这一读就是三年,这一走就再也没有回江苏生活。我知道,父亲在这三年里,家庭沉重的经济压力一定压得他喘不过气来。少一个劳力,多一个吃死饭的,一进一出,对一个本来百废待兴的家庭,那种伤一定是致命的。     
那一年,我十七岁。     
我表妹小我四岁,高中毕业时,表妹也接到了父亲的邀请,欣然前往山西求学。那时,爷爷奶奶已经过世,家里经济条件略有好转,但仍困难,家里更多的是依靠母亲及哥哥在经济上的付出。父亲这时也因为在井下工伤,转到学校后勤,工资虽有所上涨,但物价水涨船高,入不敷出仍是常事。两年期间,父亲也极尽全力给予关照,无论在生活上还是经济上。自己则一如既往,对吃对穿对住无所追求。     
那一年,我二十一岁。   
那个年代,大学升学率不到百分之一。父亲自己的大学梦无法在我们身上得以实现,便又作出了人生中关于大学的最后一个决定。   
我弟,生在山西,比大哥小了二十岁,那时父亲年纪已经不小了,本已到了享福的年纪。而父亲坚持生下弟弟的原因之一,便是家中一定要出个科班大学生。弟弟也一直很努力,心无旁骛,退化了生活中的诸多乐趣,高中便考上市中,后来考上重点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学了机制专业,最终成为一名机制工程师,也成为父亲的骄傲。其间弟弟因胃寒,休学一年,到毕业,一共上了五年。加上市中三年,一共八年。     
到弟弟毕业那一年,我已经三十出头。     
父亲的一生,坚信知识改变命运,坚信知识的正能量。在人生最重要的三十年里,父亲放弃了自己对物质的享受,倾其所有,用其情,用其心,用其精气神,舍其毕生精力,在两代人身上,不图回报,为了别人的梦想和自己的梦想,付出付出再付出,自己吃粗茶淡饭,穿布衣工作服,毫无怨言。     
父亲七十多的时候,有个镜头我始终难忘。有一年我出差开会,顺路回去探望。当我走到他屋里的时候,二滴眼泪夺眶而出。家里的房子年久失修,父亲的屋里接了多个塑料盆,外面下雨,家里也下雨,而父亲就睡在中堂屋临时支起的一张竹排床上。中堂屋潮湿阴暗,周边堆满了杂物。父亲听到我叫他,从一床红花被子里坐起来的时候,那支床摇摇晃晃,还对我说,我住得很好,不透风,被子厚,也不冷。一副无欲无求的样子。这件事让我伤心了好久,父亲一世都没替自己考虑过,晚年如此凄凉,这是后辈的不敬,也是我当年下定决心为其改造房子的主要原因。虽然直到现在,我的亲戚还不理解,当人们在城里买房成为时尚的时候,我为什么还要在农村花一大笔资金修建住房。     
父亲这一生,崇高在崇尚知识,失败在崇尚知识。而教育,则是父亲给我们的最好礼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4-29 08:11:12 | 显示全部楼层
挺好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5-7 11:06:3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赏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海文学. ( 鲁ICP备19005798号 )

GMT+8, 2024-5-20 16:01 , Processed in 0.016991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